查看原文
其他

生几个好?谈独生子女社会适应

小曼 慢文化与心理工作室 2022-10-20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独生子女,你觉得有兄弟姊妹怎么样?

 

在开放二胎的今天,想必许多人都有此疑问,仔细整理了一下我当时的回答,从一个已成年的独生子女的角度,是否希望有兄弟姊妹?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有兄弟姊妹。


常年观察有兄弟姊妹的朋友,他们在面对人际冲突时更淡然,对冲突的对象似乎更有包容心,而处理冲突也显得更有技巧。他们似乎会从多个视角考虑行为的出发点和思维逻辑,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显然不是天生的,一定程度上,是兄弟姊妹间合作互助、争执打闹中沉淀出来的。发生并解决冲突是其中最关键的历程,好比人类经历了战争才会珍惜和平一般,小朋友也会在打闹之后才会自发寻找和维护协作共赢的局面。


小孩子的游戏世界,便是大人的现实世界。宫斗剧的原型都在似是而非的童年经历之中藏有线索,尽管我们的现实世界并不总需要宫斗剧主角一般八面玲珑,但以娱乐的形式、在包容的环境下,让小朋友了解与人相处的技巧,一定是进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兄弟姊妹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提升社会适应性。


独生子女的痛



作为一个已成年的独生子女,享受过包揽全家关爱的霸气童年,从未经历同辈之间的羡慕嫉妒恨,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听着那些兄弟姊妹间混战的故事、曾一度幸灾乐祸、沾沾自喜。随着年岁渐长,细思量,才发现这是何等珍贵的游戏时光,如果说,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便是少了许多与兄弟姊妹嬉笑打闹的时光,长大才明白,这是“爱恨情仇”最关键的演练期。


想想看,小朋友们会渐渐了解,抢了自己玩具的哥哥姐姐,还会帮自己教训隔壁家的臭小子,恨,不会持久;最令人讨厌的跟屁虫弟弟妹妹,可以自己一通海扁,但看不得别人一星半点的挤兑,爱,潜藏在心里。那种成天说着“我再不和你玩了”、“我最讨厌你”的人,转头就可以拥抱;大打出手的两个,转眼又成了电玩的攻守同盟……这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关系,是最紧密的爱。


亲密关系的维系,少不了经受爱恨交织的情感挫折体验,久而久之,情感韧性就自然强了许多。


爱,其实是一场拉锯战——面对一个人最真实、最可恨之处,还保有温情和包容。


所以,在成年之后。我会遗憾,丧失了这种爱的训练。对大多数独生子女而言,成长的经验是在社会里靠扎扎实实的挫折习得,每一次经验都由教训铺就:或是利益损失、或是关系破裂,更不用说这其中历经的情感伤害。有时候偷偷想,倒宁愿牺牲掉一人独自享用一个家族关爱的成长岁月,来换取一段与兄弟姊妹共处的激情岁月,如是,便能够在某种受保护的关系之中,学会识人辨人,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会处理冲突的情境。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集全部家庭成员的关爱于一身,这种关系是不真实而扭曲的。自体心理学家温妮科特说,要做刚刚好的妈妈就够了。可独生子女不仅只有妈妈,还有一堆人在爱,同时,这些爱还在相互竞争。被宠的孩子虽是爱的接受者,但其“唯一性”迫使其必须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由ta来拣选自己所需要的爱。


因为,他有臣民,他是君主,他掌握着生杀大权。


可是,一个小小人儿,又怎么知道如何分配那些过量的爱呢?于是,这小小人儿就陷入到一种绝望的困境之中,没有任何人能提供帮助。在这样的位置上,无论多么小的人儿,总是要学着行使权力的。


然而,没有约束的统治者,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昏君会沉溺,暴君最终走向毁灭。


看看新闻头条故事所描述的亲情悲剧:受到宠溺的孩子们,一言不合就手刃至亲,一把年纪了还在家啃老,被批评了两句就以跳楼相要挟……虽然这些故事背景各异,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艰难处境,但有一个简单的逻辑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至亲那么爱他们,他们还如此待人?


一个人的行为走向极端,排除反社会人格,那一定是因为内心的全然崩塌。


那些被宠溺上天的公主和王子们,一旦走向社会,梦就碎成渣渣——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这一点没人会事先提醒。那些“完美”,都是家长眼里的,梦幻的。事实上,当家长们用过量的“爱”营造了一个空间,为公主和王子们的内心建立起一个“统治者”意向时,危险便开始酝酿了。如若未能在进入社会前锻造出强健的身心,一味在宠溺之中享受虚幻的完美自我,现实,总有一天会将这些公主和王子们拉下神坛。


面对现实,向来都是最难做的功课之一。只有极少的人有勇气承认是自己的错,然后默默打碎过去的自己、收拾心情重新来过;更多的人,是选择退回去继续做梦,或毁灭让自己看到真相的人,最不济的,让这个一无是处的人——自己毁灭。


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有孩子进入社会便一蹶不振,受点挫折就重新寻找家庭的庇护,同时处处埋怨父母,而一旦父母无法支撑他们在现实世界做“王”的梦想,就攻击至亲之人,甚至选择毁灭自己。现实世界有太多极端案例映照着上述的极端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过度的爱,是害。


当然,更多的,是那些挣扎在中间状态上的人。知乎上曾经有个很火的议题叫“做独生子女的感受是怎样的?”其中有这样一个回答反复被引用:“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爸妈只有你。”


对独生子女而言,“自我中心”和“习惯性顾虑他者感受”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因为别人总是围绕着自己转,所以习惯性地从自己出发考虑问题,可是,出于一个善良的本性,我们也知道,要尽己之力努力偿还——这份不知道是否还得起的爱。


Get more,pay more。着实非常形象的概括出了独生子女之痛。


多子女家庭某种程度上会规避上述风险,无论是自我成长,或是家庭发展。

 

兄弟姊妹有助于自我呈现与定位



多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会面临与兄弟姊妹相比较的处境。就算父母不偏心、家境殷实,暗自的比较也会发生在孩子中间。兄弟姊妹成为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一面镜子,一面照见那个更好的自己,也照出那个不太令人满意的自己。


有镜子的孩子,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从小会有更清醒的认知,比如体育不如哥哥,可是算术更好;动作协调性不如姐姐,可是唱歌还不错。无形之中,孩子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尝试朝某个方向发展自己,也会不断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求支持和肯定。


兄弟姊妹之间早已习惯了或明或暗之中对资源的争夺、全方位的比较与竞争,直面环境与自身处境,或为自己的需求和权利费尽心思、据理力争、不择手段,或在妥协中达成和解,在家长的调停中重归于好,形成良性互动……这种情感与利益双修的关系经营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而兄弟姊妹是这种能力养成最好的陪练,代价最小的陪练。


这种陪练,不仅提升关系经营的水准,更帮助了解自己;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习得,更是心智的磨炼。


独生子女家庭里,鲜见天然的竞争关系,从小家里一派歌舞升平,无论在外遭受了怎样的挫折,“家”就是自己一个人的舞台,没有竞争对手,天然营造出某种“全能”幻觉。而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很难有自觉去打破这种幻觉,尤其是全力配合演出的家长,往往将孩子的不可一世理解为自信,反引以为傲。


如是发展,孩子“不可一世”的幻境可能被社会上的其他人、其他事来破灭,日积月累,最终成为整个家庭无法承受之重。比如,因未买iPhone就对家长以死相逼,或因与同事几句话不对付而愤然离职,再或因表白女友遭拒就同归于尽……如此的悲剧,新闻频道比比皆是,大都由无比爱孩子的家长跟活在幻想世界里的孩子共同写就。总有一天,在现实面前,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会幻灭,那个从未看到的渺小的自己,瞬间无所遁形,与此同时,也看到家长对自己天长日久的欺瞒。那一天的家长,也会手足无措。该如何,让内心还停留在襁褓里的孩子面对自己,面对那个没来得及长大的自己、还有幻象破灭的世界?


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天然存在参照系,发生某种极端娇惯的可能性少。当然,重男轻女,或是养育过程中父母厚此薄彼的家庭就是另说了。

 

多子女家庭是理想的社会关系试验田



多子女家庭中,关系是多维而立体的。有父母的关爱、兄弟姊妹间的爱,也有兄弟姊妹为了获得父母的肯定、争相给父母表达的关怀,也有父母因子女个体差异而寄予的不同期待,无论是自然生发、还是后天培养的,这种大家庭中的爱呈现出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这也原本就是社会所呈现的面向。


更接近于自然。更接近于现实。


相比于多子女家庭中角色的多样性,独生子女家庭中,爱的方向和层次都显得线性而单一。孩子被所有人宠爱,没有给予的机会;大人争相讨好孩子,感恩成了奢望。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因为每个人都因为“独生子女”而成为了唯一可扮演的角色,情感的流动因为这个“唯一”而发生阻滞。


唯一,意味着没有选择。


于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这台戏里,所有的人都不甚烦恼、不堪重负。


多子女家庭中,孩子在互动中成就了现实应对和内在情绪处理的更多实践和感受空间,无论互助、还是竞争,都成为丰富内在思想与情感的渠道。在兄弟姊妹之间,偶尔做些跨界、违规的事情,或早或晚总会达成和解,无论冲突时间长或短,终究重归于好。小朋友的世界,毕竟不存在绝对的原则性冲突,这给了孩子机会,在拉锯之中习得如何经营一段有韧性的关系:抢了东西、打了人,两个人不至于翻脸;吵了架、摔了桌子,两人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那些抢东西、打人、骂人,都在环境可接纳的范围之内,就算闹到天翻地覆,毕竟还存在修正改过的可能性,这是社会与家庭共同赋予的空间。更何况孩子们的世界里,通常没有新仇旧恨、没有贫富或地位差异,不存在利益牵扯,所以,孩子间互动的拉锯战,成为理想的社会人际试验田。


这片试验田里,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在父母或大孩子的协调后、主动或被动的沟通中,了解冲突双方的所思所想,于是,孩子有机会了解误会的形成,也更明白沟通之不易。小朋友游戏式的拉锯,会潜在地影响孩子面对人际冲突、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态度,打闹的经验,都会沉淀为日后解读和处理复杂社会关系的智慧。


事实上,大人与小朋友体验到的喜怒哀乐,如出一辙:有自身需求与他者需求的冲突,有为了满足自己而不得不付出的努力,也有白白浪费的努力,有被误解的委屈,有被众人排挤的孤独,还有嫉妒、有愤怒……这一切,都会融在孩子与兄弟姊妹共处的时空之中,被体验、被解读、被消化,成为成长路途中沉甸甸的一部分。


这是生命中有质感的负重,让我们走得踏实。


谁都不能小看了那些原始而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唯一可做的,是让这些情感流动起来,在流动的体验中,体味自身情绪、感知身边人、了解所处世界内外呼应的法则。


羡慕有兄弟姊妹的家庭,他在生命的早期、拥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充分品尝与实践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形态。

 

家庭对冲突的包容



去年,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使得中关村二小小学生间的矛盾暴露于全社会之下,难以想象,小朋友和家长都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后期处置过程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消息,但不难想象,一旦行政管理涉入,这事必然复杂到不可预知。这里无意评判该事件,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事情若是发生在一个屋檐下,也就不那么令各方难堪了,难道兄弟之间就没有做过更加过分的事情吗?可是,兄弟间的矛盾又是如何缓和的呢?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中国家庭将“家”置于“个人”之上,每个人都为了家的稳定而或多或少牺牲掉自己个体的部分,“家庭和谐”的信念支撑着我们所有人,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多少按捺个人的情感,去满足家的整体利益,于是,我们慢慢的学会了包容和谅解。


可是,当我们不是一家人的时候,必然就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抗争了。中关村二小因为小朋友的矛盾而导致家长、学校间的矛盾升级,也展现了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冲突。所以,让小朋友的矛盾维持在其本身水平上,让其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也是多子女家庭所具备的重要优势之一。


现代城市教育的困境也在于,我们所能提供给小朋友自主发展其社会应对的适应期和空间已然被大大挤压了,他们从幼儿期便进入既定的社会化过程之中,没有与小伙伴在同一空间长期生活的经验,只能定时定点的学着用成人方式开展社交活动,是幸事?亦或不幸?


由于空间上的限制,以及城市居民普遍抱持的戒心,被成人深度介入的幼儿群体,又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感受我们小时候三五成群玩耍打闹、纯粹而自由的儿童世界?这其中之得失又如何?


这个意义上说,多子女家庭能够提供相对包容的环境,为孩子通过自由磨合、建立信任和互助关系提供庇护。

                                                

总  结



多子女的家庭,在家长的保护、家族亲情的包容之下提供了一块社会适应的试验田,小朋友能在这个环境下自由地探索自我、他者并获得人际关系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弥足珍贵的是,他们能在人生早期获得人际冲突的体验、探索适合自己的处置经验和教训。


基于此,我赞成有条件的小伙伴们生二胎,如果可能,生三胎。


两个孩子产生矛盾总会针锋相对,偶尔需要父母的调停,而三个孩子的关系则更显丰富,这个系统自身就会形成多样的关系模式,这种多样性会支撑起一个稳定结构。


必须补充的是,“有条件”指经济和心理无负担,所有家庭成员三观一致——不为传宗接代,不为老有所养,没有家庭矛盾,没有家庭和事业平衡的纠结……


是的,这是理想状态下,仅从小朋友社会适应角度的考虑。


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